投稿邮箱:contribute@sscms.com

我的思政课
东北师范大学 :善用社会大课堂 助力“大思政课”建设
2022-10-23 02:10:21     【字体: 】    

李姗姗

 

  东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作为思政教育的发展目标,打造“大思政课”思政教育系统工程。学校“大思政课”强调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将社会大课堂作为“大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积极推动思政育人实现社会价值,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内涵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挖掘“大思政课”内涵与实践要求 

  “大思政课”概念的提出,让东北师范大学深入思考目前思政课建设中的不足之处。针对传统思政课教学过于重视理论,忽略思政与现实发展关联性的问题,学校积极从“大思政课”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中寻找解决答案。思政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让学生可以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提升,在提升过程中科学构建理想信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学校着力突破思政育人实践在空间上的局限性,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思政理论开展目标明确的社会实践,努力将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联系在一起,通过社会大课堂提升能力水平,真正落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推动思政理论教学向实践跨越。

  学校深入挖掘“大思政课”的内涵与实践要求,强调思政立德树人的实践需求,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理论价值、专业价值,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现以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大思政课”的实践特性反映了思政教育与现实发展需求之间的紧密关联,学院据此进一步明确思政育人方向,优化升级课程体系,让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建立更高匹配度,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全面学习、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深刻认识到“大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思政育人政治导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做好全方面统筹规划,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担负起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学校突破空间的局限,也让“大思政课”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思政教育的互联互通,让学生既接受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指导,也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时调整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纸上谈兵,将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实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要求。

  学校构建的“大思政课”思政教育系统工程,让学校思政教育和社会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合力发展。一方面,学校以思政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科学认识和深入思考,为学生开展社会思政实践筑牢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学校以社会思政教育为重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及时发现不足、查漏补缺,让学习成果发挥实效、创造价值。学校开展的“大思政课”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在思政社会实践中充分掌握科学研判、创新思维的能力,并通过深入一线的实践树立远大志向和坚韧不拔的品格,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有机统一。从课堂到社区,从实践基地到企业、乡村,多样化的“大思政课”为学校思政教育打开了新的思路,以现实需求为引导开展社会实践,助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推进思政课与专业课实践育人有机统一 

  东北师范大学以实践育人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向,强调思政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应用特性,在引导学生通过思政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能力的基础上,让实践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的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扩展思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校以“大思政课”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思政教育社会化探索,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学实践和专业课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有机统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现青春风采。

  学校结合不同专业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挖掘各专业课程与实践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实践“反哺”书本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育人育才,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实践育人同向同行。各个专业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通过参与兼顾专业与思政学习的实践,根据现实需求强化学习,让专业能力与实践所需相匹配,不断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以思政社会化实践作为育人方向,推动专业学科与思政育人在内容和方法上实现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大思政课”创新。在内容建设方面,学校突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融合性,将思政与专业结合,覆盖教学各个环节、各个学段,同时以专业育人为主线,探索社会实践的融合创新。在形式创新方面,学校带领各专业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打造融媒体矩阵,大力宣传社会实践中涌现出的杰出案例,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教风。学校以思政教育实践内涵为指导,不断提升实践的社会服务特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理想,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价值。

  “大思政课”社会实践的专业化、科学化运行,需要不断提升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学校以各专业的社会实践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不断优化调整实践教学方案,确保实践与各领域发展步调一致,与时俱进调整实践内容和评价方法,一方面为“大思政课”社会化实践发展提供了精准方向,另一方面有效强化了思政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收获了良好效果。

 

  强化顶层设计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东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大思政课”社会化实践探索,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发,聚焦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课程思政育人要求为方向,不断提升“大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实践育人效果。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优化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统筹全校思政工作要素。学校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教师工作部,分别统筹师生思政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推动思政创新发展。

  “一体化领导”机制为学校构建“大思政课”思政教育系统工程打牢了基础,让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得以更顺利开展,系统贯彻思政育人在课程思政社会实践中的理念,牢牢围绕思政育人方针强化育人效果。与此同时,“一体化领导”机制充分发挥了全校思政工作各要素的优势,为思政育人提供保障性措施,为专业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物质支持和政策支持,以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带动学科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在“一体化领导”的带领下,学校上下一心共同推进“大思政课”落实落地。学工行政部门对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提供必要辅助,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为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开展做好配合工作,积极对接合作单位,确保实践课程顺利有序开展,有效发挥学校及学科优势。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育人要求不断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学科化发展。作为师范类高校,学校充分发挥师范专业优势,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发展,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开展集体备课,为地方中小学开展思政教育助力。同时,学校带领师生深入中小学开展实践,也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了考验,督促学生“以教促学”,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在讲台上感悟教师岗位的重要价值,树立起坚定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理想,以及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打造“大思政课”专业指导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将社会大课堂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拓展思政教育的应用范围,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化思政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同时也推动学校不断实现“大思政课”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以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化属性,学校着力加强“大思政课”相关队伍建设,组建由思政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为思政实践的开展提供专业指导。

  思政辅导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在思政社会实践中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以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的思政社会实践提供正确框架和指引,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效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围绕抗疫主题强化思政队伍的校本研修,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深入交流。各专业辅导员共同进行工作案例研究,深入剖析案例中的问题和经验,总结方式方法,提升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将校本研修延伸至网络平台,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方案,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互相学习借鉴。在抗疫实践中,师生齐心协力贡献力量,组建临时党支部,在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等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贴近现实需求的实践中,“大思政课”专业指导团队既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全面的理论指导,也提升了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团队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让学生在思政教育理论指导下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作用,充分实现了为社会服务的育人目标。

  作为社会环境的缩影,高校承载着一定的社会管理、社会实践和社会教育功能。学校紧紧抓住“大思政课”社会化实践的关键要素,搭建起完善的实践机制,从构建思政育人体系、搭建网络育人阵地,到开展校本文化研究、建设良好师德师风等方面,各个关键要素的协调与整合,让思政实践从校园延伸至社会,带领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活动中,真实感受学习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校以思政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意识和能力,将其作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品格的关键一环,积极带领学生从校园出发,为实现社会化发展进行演练。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校也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引导,真正发挥高校思政社会化实践的育人作用。学校高度关注社会化思政育人实践与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统一发展,在构筑起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带领学生根据个人志向、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和完备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平台,实现校内社会化模拟思政实践的育人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23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