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逐渐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新愈防复”等方面,是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留一分胃气, 便有一分生机”等论述体现了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脂肪肝等脾胃病时, 应注重贯彻治未病思想,提高临床疗效。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以胃肠道功能失调而无器质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等。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往往反复检查和就医, 造成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以及医疗资源浪费。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四时养生”理论,指导患者避邪气,扶正气,“春季风气较盛, 当注意避风寒,勿食辛辣发物;夏季炎热, 当适当进食绿豆、西瓜等降暑之品,但忌大量食用寒凉食物;秋季干燥, 注意补充水分;冬季寒冷, 当注意保暖, 可食羊肉、大枣等温阳之品”。
以“五神脏理论及情志学说”指导患者调节精神情志,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生于五脏,太过持久抑郁均可伤五脏、动六腑,致百病丛生,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悦、安闲清静,防止过激情绪,达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目的。
生活饮食作息要有规律,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饮食有节,是指饮食宜定时、定量,不宜偏嗜、过食、过饥等,否则易引起脏腑气血病变,如“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病程较长。中医学认为“久病必虚,长期胃炎,往往损伤脾胃功能,脾胃失健,纳运失司,气血化生之源不足,往往会导致脾胃虚弱”。
临床上,用中医的望诊观察慢性胃炎患者,会发现这一类病人面色萎黄、肢体困倦、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脉象细弱无力,或胃脘隐痛、口干便秘,舌红苔少等临床症状,即为脾气虚弱或胃阴受损之候, 故而在胃炎治疗的早期以及慢性胃炎的全过程中, 我们始终注意顾护脾胃, 或健脾助运, 或养胃滋阴。治疗上以四君子汤或益胃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
慢性胃炎病变过程中,瘀血一旦形成,则可使胃络痹阻,胃失所养,造成胃粘膜的萎缩性改变。临床常见慢性胃炎患者出现胃疼痛,痛的地方比较固定,如感觉有针刺样痛,这一类人的舌质暗,甚至有瘀斑,即为瘀血内生的症候,所以我们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常用活血化瘀之品如三七、丹参、蒲黄等。
脂肪肝
中医对肝病的防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肝病实脾”之理始见于《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受肝之病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云:“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明确提出肝病实脾属于治未病范畴。
“肝病实脾”的理论基础出于中医学的五行脏腑学说。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脾应土,肝木制约脾土,谓之“木克土”,包含了肝脾相生相克之义。
“肝病及脾”是中医学对肝病发展变化的深刻认识,而“肝病实脾”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肝脏疾病防治中的具体体现,是肝病的基本治则,包括了丰富的中医治疗学、预防学思想。
所以这一类患者要限制脂肪糖类的摄入,补充蛋白类食物如鱼类、瘦肉、禽蛋、豆制品、米、面中均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蛋白质。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牛奶、洋葱、甘薯、胡萝卜、花生、葵花子、山楂、无花果等可以起到降脂作用,脂肪肝病人不妨经常食用。适量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